简单聊聊什么是Appsflyer的实时被拒和归因后被拒。

每日金句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无法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Appsflyer的安装被拒。

App产品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会遇到假量,主要分为两类:实时拦截和归因后假量。

接下来我们看看他们的特征和不同。

实时拦截

实时拦截就是实时被拒,具体是指,某次激活(install)在归因之前就被AF实时判断未作弊的加量,那么这个激活数据就会从归因链路里面拦截掉,而且该激活对应的用户后续的app内行为(应用内事件)也会被拦截。

实时拦截与归因后识别,注意P360不会干扰其正常的应用激活,仅会在归因记录中反应相关的作弊行为。

对于实时被拒,会显示在P360的面板以及已经拦截的假量报告里面了。此类数据不会被归因。

AF对于实时被拒是支持在投放连接里添加参数去实时拿到实时被拒,同时对应提供了被拒的原因和类型,对于买量渠道的优化可以做到及时优化,这是一个很有用的设定。

可以看到AF提供了针对被拒的回传参数,只要我们在postback URL里面配置了对应的参数,当有被拒数据时我们就可以接收到对应的数据。关于AF的回传参数,更多点击这里


上述是针对实时被拒来说的。那归因后被拒又是怎样的?

归因后被拒

从AF的定义来看,归因后被拒就是指激活在归因完成后检测到的作弊行为就称之未归因后假量,AF的设定规则就是针对这类假量的激活当天算起到之后7天,一共8天,进行检测识别。

需要注意的是激活一旦被归因,这个归因记录就无法消除了。这与实时被拒是不同的。但是对于使用AF的客户来说,归因后被拒后续的应用事件也是确凿的假量,所以不会收取任何归因相关的费用。

另外,一旦某个渠道(source, ad network,site id)被判定为作弊渠道,那么接下来来自该渠道点击就会被拦截。

归因后被拒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激活看似正常,但后续行为异常,有作弊行为的;

2. 新型的作弊方式;

3. P360针对渠道搜集了一定量级的数据后,经过算法识别出的作弊行为和虚假激活;

对于假量的原始数据,P360是提供了原始数据报告,可以查看到已经被拦截的作弊点击,激活以及后续的应用内事件。

注意:

1. P360会自动屏蔽CTIT值非常低的激活,这一功能利用了验证规则(Validation rules)。

CTIT这部分主要是显示了异常(Anomalies)就是那些相比正常流量交互异常的流量。

2. AF支持广告主对流量设置自定义的验证规则。

ok,以上即是关于Appsflyer的实时被拒和归因后被拒。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科学上网工具Ghelper的详细设置教程,看这一篇就够了。

保姆级教程,教你如何在手机端使用Ghelper的VPN网络节点。

作为渠道方,如何对接adjust账户?